根据学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要求及研究生招生工作进度,现将我校第三阶段统筹调剂复试专业信息予以公布,请考生自行查阅。
按照教育部要求,所有申请调剂工作均需在教育部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完成,否则调剂复试无效。
一、研招网调剂系统入口:https://yz.chsi.com.cn/yztj/
二、开放时间:2025年4月17日20:00—4月18日14:00(18个小时)。
三、程序:学校研究生院官网和调剂服务系统发布信息→→考生全面了解接收调剂专业信息→→考生自主填报志愿→→学校确定专业复试名单(系统关闭后尽快确定)→→院所组织复试
说明:调剂系统自开通时间算起,持续18个小时,逾期系统自动关闭;设定“调剂服务系统”志愿锁定时间36个小时。考生仅限填报1个调剂志愿,如填报多个志愿,则按第一次时间提交志愿作为确定志愿纳入筛选。复试名单按接受生源院所该专业招生计划不少于300%比例,在申请考生中根据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学校、招生院所可根据生源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比例。
第三阶段调剂专业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
四、拟接收调剂专业生源要求
基础要求,需同时满足以下几点:
1.符合教育部和学校要求
2.初试成绩(单科、总成绩)达到国家A类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不得低于我校接收调剂专业的复试分数线
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申请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
4.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应相同或相近
5.符合我校《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各报考条件
专业要求(以下专业信息均为专业代码前四位和专业学科名称):
(一)1001基础医学
1.限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为1001、1002、1005、1006或1057开头
2.调剂考生本科专业与接受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
(二)1002临床医学
1.限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为1002或1051开头
2.调剂考生本科专业与接受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
(三)1005中医学、1006中西医结合
1.限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为1005、1006或1057开头,其中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为1057开头的考生,初试总分需达到320分及以上(即我校划定的分数线)
2.调剂考生本科专业与接受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
(四)1007药学、1055药学、1056中药
1.限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为1007、1008、1055或1056开头。
2.调剂考生本科专业与接受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
以上各专业调剂要求,最终以我校在教育部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发布为准。
(五)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1.限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为0101开头
2.调剂考生本科专业应为: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
五、注意事项:
1.考生在调剂复试期间请务必保持手机通讯畅通,请勿更换手机号码。
2.我校第二阶段复试初录取考生可登录研招网查阅初录取情况,初录取名单待上报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会议审定后方予公示。已被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初录取考生不得再申请第三阶段的调剂复试,否则取消相关资格并向初录取院所通报。
3.考生接到研招网复试通知后须在通知规定时间内到研招网进行确认,复试时间及具体安排由各院所另行通知;考生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4.结合调剂生源情况,学校保留对相关院所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权利。
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排执行。
研招办
2025年4月17日
附表:调剂专业信息
院所代码 | 院所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代码 | 研究方向名称 | 计划余额 | 备注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101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104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504 | 方剂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5500 | 药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05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1005Z1 | 中医心理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2 |
|
205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1005Z6 | 中医药管理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2 |
|
20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10108 | 科学技术哲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3 | 考生本科专业为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
208 |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 | 1005Z2 | 中医药信息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6 |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2 | 考生本科专业为“影像医学或临床医学”。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217 | 麻醉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考生本科专业为“麻醉专业或临床医学”。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206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2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214 | 肿瘤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217 | 麻醉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213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100509 | 中医妇科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2 |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2 |
|
902 | 第八临床医学院 | 100706 | 药理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03 | 第十临床医学院 | 105600 | 中药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04 | 第五临床医学院 | 100706 | 药理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04 | 第五临床医学院 | 105600 | 中药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2 |
|
908 | 附属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 | 105600 | 中药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09 | 附属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105600 | 中药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17 | 附属三亚中医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53 | 南部战区总医院 | 100705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56 |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56 |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58 | 深圳临床医学院 | 100213 | 耳鼻咽喉科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59 | 佛山临床医学院 | 100104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59 | 佛山临床医学院 | 100210 | 外科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2 |
|
959 | 佛山临床医学院 | 100509 | 中医妇科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59 | 佛山临床医学院 | 105600 | 中药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100705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60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105600 | 中药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88 |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 | 100508 | 中医骨伤科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88 |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 | 1005Z2 | 中医药信息学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8 |
|
988 |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3 |
|
988 |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
|
988 | 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横琴实验室) | 105600 | 中药 | 00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