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选办法(试行)》(广中医校办〔2020〕242号)、《关于开展2021年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的通知》(广中医校办〔2021〕289号)文件要求,经研究生个人申请,学院组织专家评选,学位评定分委会审议,研究生院组织校内、校外专家评审,拟推荐19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3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具体名单如下:
一、博士学位论文(共19篇)
序号 |
院所 |
作者 姓名 |
专业代码与名称 |
学位论文题目 |
导师 姓名 |
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王俊岩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调控miR-351/MLK3通路防治CHF心室重塑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冼绍祥 |
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赖艳妮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岗藿抗感汤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组方规律分析和分子机制研究 |
刘小虹 |
3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郭苇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基于线粒体稳态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癌因性疲乏的机制研究 |
林丽珠 |
4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杨鹏 |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
“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髋关节肌骨联合仿真及股骨头坏死模块化建模 |
何伟 |
5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张莹轩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自然流产菌群特征及补肾安胎法干预流产菌群-代谢物-免疫调节的研究 |
邓高丕 |
6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林海雄 |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缺损成骨成血管偶联的影响及机制探索 |
黄枫 |
7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胡琮琦 |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
基于FcγRIIB基因变异研究益肾通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干预机制 |
陈光星 |
8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莫业南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补脾益肾方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影响AhR通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机制研究 |
刘旭生 |
9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黄和涛 |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
龙鳖胶囊通过miR-675靶向TBK1调控细胞自噬影响软骨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 |
刘军 |
10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蔡甜甜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健脾益肺II号治疗慢阻肺临床疗效及减轻香烟暴露联合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作用研究 |
林琳 |
11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平瑞月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湿疹人群代谢组学特征及固本化湿方对代谢组学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
陈达灿 |
12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郑晓燕 |
100512针灸推拿学 |
“智三针”激活 TFEB 介导的自噬改善 5XFAD 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
唐纯志 |
13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李虹竹 |
100512针灸推拿学 |
电针调节5XFAD小鼠海马区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认知功能的研究 |
许能贵 |
14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马江涛 |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
基于Pi3k/Akt/Bad通路探讨补肾健脾活血方防治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
黄宏兴 |
15 |
基础医学院 |
肖雄 |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
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 |
李剑 |
16 |
基础医学院 |
梁飞红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
基于EPO信号通路探讨红景天苷对细菌性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 |
张志仁 |
17 |
中药学院 |
李俊仁 |
1008中药学 |
广藿香基因组特征及其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
徐晖 |
18 |
中药学院 |
阮清锋 |
1008中药学 |
山胡椒及其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赵钟祥 |
19 |
科技创新中心 |
樊湘珍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鹅不食草通过抑制DNA损伤修复通路增敏肺癌化疗的机制研究 |
潘华峰 |
二、硕士学位论文(共43篇)
序号 |
院所 |
作者 姓名 |
专业代码与名称 |
学位论文题目 |
导师 姓名 |
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倪世豪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基于单细胞测序探索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炎症型CMφs亚群并筛选暖心康调控成分 |
鲁路 |
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严倩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探讨肝积方干预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 |
王雄文 |
3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李振万 |
100800中药学 |
β-细辛醚改善自噬流减缓Aβ损伤PC12细胞的机理研究 |
江湧 |
4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李泳兴 |
100217麻醉学 |
基于NF-κB通路探讨针刺调控哮喘小鼠肺部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马武华 |
5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陈璐莹 |
100217麻醉学 |
超声辅助定位与实时引导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
黎玉辉 |
6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郑志华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基于MDSCs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表型特征及健脾清热活血方的干预研究 |
李培武 |
7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谢春凤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健脾化瘀方通过外泌体介导miR-23a-3p对肝癌细胞EMT及迁移侵袭的影响 |
钟崇 |
8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陈国铭 |
105705中医儿科学 |
基于HIS系统的中医治疗手足口病真实世界研究 |
许华 |
9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刘泽宇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
益气除痰方对“双表达”淋巴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翟林柱 |
10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王镘佳 |
105704中医妇科学 |
子宫内膜增生症中医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曾诚 |
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庄振杰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基于数据挖掘的左右半结肠癌中医遣方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
刘展华 |
12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周润津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健脑方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MCI脾肾亏虚型临床研究 |
林兴栋 |
13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卢伟名 |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
基于六经气化运动理论的六经体质模型构建及体质量表编制 |
罗广波 |
14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邬晓芳 |
100800中药学 |
基于脂质组学的中药何首乌肝毒性研究 |
徐文 |
15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赵玉莹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硼烯负载藤黄酸通过低温热疗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
王奇 |
16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李良慧 |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
弗朗西斯菌科及其邻近硫发菌目细菌的分离鉴定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屈平华 |
17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严家丽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肠道微生态与慢阻肺频繁急性加重的相关性研究 |
许银姬 |
18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林婉儿 |
105706中医五官科学 |
基于EPO和hs-CRP研究参苓白术散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抗VEGF后的干预作用 |
庞龙 |
19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林灶强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伴局灶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
邹川 |
20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罗杰莲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通腑中药干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肠道菌群及外周免疫特征 |
郭建文 |
21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彭喆 |
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 |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脂蛋白(a)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丁邦晗 |
2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侯森荣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基于古今文献和临床调研的肩袖损伤中西医诊断及疗效标准制定 |
刘军 |
23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李秋慧 |
105701中医内科学 |
阳掌桩法改善克罗恩病缓解期患者机体成分的临床研究 |
陈延 |
24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卢晓敏 |
105707针灸推拿学 |
皮内针对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临床应用研究 |
陈劼 |
25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陈柏錱 |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姿势对胸腰筋膜生物力学的影响 |
刘春龙 |
26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梁诗敏 |
105707针灸推拿学 |
调神针法治疗考试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庄礼兴 |
27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杨晗 |
105707针灸推拿学 |
穴位埋线对肝癌TACE术后栓塞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
易玮 |
28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陈桐莹 |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研究肉苁蓉苷A调控成骨细胞自噬的机制 |
万雷 |
29 |
护理学院 |
万美蠲 |
1011护理学 |
公众脑卒中病耻感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
谭益冰 |
30 |
基础医学院 |
林雨晴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
蟛蜞菊内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 |
潘浩 |
31 |
基础医学院 |
翁安莉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
续断乙酸乙酯提取物调控rno-miR-75/BHLHA15促BMSCs成软骨分化 |
李伊为 |
32 |
中药学院 |
程良凯 |
1008中药学 |
Keap1-Nrf2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及毛冬青源共价抑制剂的机制研究 |
王彩艳 |
33 |
中药学院 |
徐楠 |
1008中药学 |
基于AMPK信号通路探讨β-广藿香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
陈建南 |
34 |
中药学院 |
李雁扬 |
1008中药学 |
黄芩素通过激活3型天然淋巴细胞AhR/IL-22通路修复UC肠上皮的机制 |
周联 |
35 |
中药学院 |
陈裕臻 |
100704药物化学 |
有机催化β,γ-不饱和吡唑酰胺的不对称插烯环化反应 |
黄慧才 |
36 |
中药学院 |
陆紫琪 |
100706药理学 |
赤芍水提物抑制GSK3β活性改善炎症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 |
林宝琴 |
37 |
中药学院 |
朱烨妍 |
1008中药学 |
基于肠道菌群/胆汁酸代谢探讨绿原酸防治HFS诱导高血压的机制 |
王蕾 |
38 |
中药学院 |
张娇 |
1008中药学 |
缩泉丸对糖尿病膀胱神经元Myosin Va表达的调控 |
操红缨 |
39 |
科技创新中心 |
刘瑶 |
105600中药学 |
脑靶向肽修饰仿生姜黄素纳米晶的抗帕金森病研究 |
陈桐楷 |
40 |
科技创新中心 |
李嘉丽 |
100506中医内科学 |
脾气虚证胃癌前病变小鼠microRNA基因组学及黄芪甲苷干预机制研究 |
潘华峰 |
41 |
第五临床医学院 |
吴佳涛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基于肌肉性能和功能量表评估小针刀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许学猛 |
42 |
第五临床医学院 |
李聪聪 |
105703中医骨伤科学 |
舒筋回旋手法对髌股关节炎的疗效及其Q角影响的研究 |
刘文刚 |
43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黄琳 |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惯用语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
马利军 |
现对以上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12月7日-12月10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方式向研究生院(大学城校区办公楼612室)提出异议,内容包括具体的证据或科学依据,个人反映情况需提供亲笔手写签名,单位反映情况需盖单位公章,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研究生院将对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予以保密。
受理人:曾庆波、余东梅
邮箱:Yudm@gzucm.edu.cn
研究生院
2020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