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研究生科研竞争力,鼓励更多研究生走出去,开启学术探索之旅,是学校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留学研究生“学回来、用起来”则是学校支持研究生走出去的目标与期望,立志于为国家培育一批有理想、有使命、有担当、肯奋斗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黄培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博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导师陈伯钧,获学校2022-2023年度研究生国际交流与留学项目资助,赴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访问学习。

在访学院校实验室开展实验
很荣幸能获得学校的支持,于2023年5月赴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生理学系进行学术交流与研究。在此期间,我深入开展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相关的课题研究,并获得一些初步研究成果。
访学期间,我的主要研究课题是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室旁核(PVN)中食欲素受体1(OX1R)过表达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介导作用。通过在大鼠PVN区域进行OX1R过表达质粒的注射,并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观察OX1R与其配体食欲素A(OXA)对血压的影响,我们的实验为理解中枢神经系统在高血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我们还结合细胞实验,探讨了OX1R和OXA对神经环路的分子影响。虽然实验仍在进行中,但我们已经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阳性结果,计划基于这些数据撰写和发表相关的SCI论文。
在密歇根理工大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大鼠高血压模型构建、立体定位注射、药物载体Minipump植入等实验技术方面,还在跨文化的学术环境中受益匪浅。与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研究人员互动,不仅让我开阔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学术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天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与报告,逐渐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让我更好地融入了国际化的学术氛围中。
回顾这段留学经历,最初的挑战主要来自语言和文化的适应,尤其是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让我感到有些不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感受到在这种全英文的学术环境中,自己的英语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也从与实验室同事的日常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了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和学术合作的力量。
在密歇根理工大学的日子里,我不仅收获了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这段留学经历深刻地改变我对科研的认知,让我更加坚定未来继续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决心。我明白,无论是科研技术,还是学术思维,都需要不断地学习与积累。而只有在踏实扎实的专业基础上,才能把握住每一个科研机会,迎接挑战并取得突破。
最后,我想对所有支持我的导师、同事以及学校表示感谢。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和鼓励,我才能顺利完成这段留学旅程。我也会继续努力,把在密歇根理工大学学到的宝贵经验与知识带回国内,回馈到我的学术工作和未来的研究中。
本文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黄培颖留学心得体会
编辑: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