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倦。中医药科研之路,道阻且长,通过鼓励更多研究生走出去,激发研究生学术活力,开启学术探索与文化体验之旅,有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坚定中医药科研志向,为学校研究生未来中医药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杨智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导师黄闰月,获学校2022-2023年度研究生国际交流与留学项目资助,赴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习。访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2024年6月硕士毕业,并获2024年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项目资助,赴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与访学院校实验室合影
在香港浸会大学访学期间,围绕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机制和代谢重编程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系统学习了外泌体与巨噬细胞外泌体分泌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外泌体的纯化提取以及骨破坏相关细胞模型的构建技术。这些技术在后续实验中帮助我验证巨噬细胞外泌体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中的潜在作用,并探索中药复方介导的代谢调控机制。这些研究成果让我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积累丰富的实验技能。
在访学过程中,我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发表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2篇。在完成访学任务的同时,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等奖励,并在国际学术会议EULAR上展示研究成果。访学经历的积累也让我在访学结束后继续保持学术活力,获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奖等多项校级荣誉,为之后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学术上的收获,这次访学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个人经历。在香港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国际化交流的魅力和重要性。在与境外导师和研究团队的合作中,学会了跨文化的交流与协作,提升创新思维能力。香港浸会大学的学习生活还让我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科研与生活的多样性,这些都成为我宝贵的财富。
此次访学成果使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目前,我已获得广州市菁英计划留学资助前往德国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在类风湿关节炎研究领域继续深耕,进一步验证相关假说并推动成果的转化应用。我相信,这次访学经历的积累不仅对我的科研发展意义深远,也为推动医学科学研究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
本文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杨智华留学心得体会
编辑: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