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1.专业代码1057开头为专业学位,其余为学术学位。 2.实际“申请-审核”制招收的博士生以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拟录取名单为准,未录取“申请-审核”制考生的申请审核制招生导师招收普通招考考生。 3.其他未尽事宜参照研究生院官网或咨询招生院所。 |
院所代码 |
院所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代码 |
研究方向名称 |
指导教师 |
申请-审核制拟招生数 |
备注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01 |
(全日制)情志致病机理与防治 |
严灿 |
1 |
要求本科须为中医医药学(含医药学)专业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02 |
(全日制)肝肾藏象理论与抑郁症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 |
吴丽丽 |
1 |
要求本科须为中医医药学(含医药学)专业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03 |
(全日制)湿证证候基础研究 |
骆欢欢 |
2 |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1 |
中医基础理论 |
04 |
(全日制)1.化痰治法方药研究;2.中医药抗衰老研究 |
王剑 |
1 |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5 |
中医诊断学 |
01 |
(全日制)1.中医药调控固有免疫分子机制;2.中医人工智能 |
黎晖 |
1 |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505 |
中医诊断学 |
02 |
(全日制)肝病证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
史亚飞 |
1 |
|
201 |
基础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1 |
(全日制)跨模态证候诊治的新范式研究 |
王伟 |
2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504 |
方剂学 |
01 |
(全日制)方剂配伍及作用机制研究 |
于洋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1 |
(全日制)中药药代动力学 |
刘中秋 |
2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2 |
(全日制)本草功能基因组 |
王宏斌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3 |
(全日制)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 |
肖伟 |
1 |
肖伟院士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4 |
(全日制)中药药理学 |
杨宝峰 |
1 |
杨宝峰院士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5 |
(全日制)本草功能基因组 |
靳红磊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6 |
(全日制)①中药药效物质基础②创新药物发现 |
赵钟祥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7 |
(全日制)时间药理学 |
吴宝剑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9 |
(全日制)药物设计与合成 |
廖国超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11 |
(全日制)新药及新型给药系统的构建及作用机制研究 |
关世侠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12 |
(全日制)创新中药研究与指纹图谱分析 |
魏刚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14 |
(全日制)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 |
操红缨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16 |
(全日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
张荣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0 |
(全日制)中药化学 |
张翠仙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2 |
(全日制)蛋白质结构药理学 |
王彩艳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3 |
(全日制)药物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及中药新产品研发 |
王利胜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4 |
(全日制中药药效物质及成药性 |
张军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5 |
(全日制)消化代谢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 |
王少贵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6 |
(全日制)肿瘤药理学 |
苏桃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7 |
(全日制)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开发 |
陈立凯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28 |
(全日制)中药新产品开发 |
苏子仁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30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肝病机制研究 |
刘昌辉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31 |
(全日制)①中医药免疫;②(中药)免疫药理与毒理。 |
周联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32 |
(全日制)中药种质资源与质量评价研究 |
丁平 |
1 |
|
202 |
中药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35 |
(全日制)中药体内处置与毒效调控及机制研究 |
朱丽君 |
1 |
|
203 |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 |
100512 |
针灸推拿学 |
05 |
(全日制)①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②卫生统计学 |
陆丽明 |
1 |
要求:1、对中医针灸临床研究方法学有兴趣者;2、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及文献阅读能力;3、熟悉卫生统计软件操作 |
205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1005Z1 |
中医心理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抗心理应激损伤的研究 |
敖海清 |
1 |
|
205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1005Z1 |
中医心理学 |
02 |
(全日制)中国本土心理健康理论与技术开发研究 |
黄时华 |
1 |
|
205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1005Z6 |
中医药管理学 |
02 |
(全日制)“体医养”融合与社区中医慢病管理和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 |
林彬 |
1 |
|
205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1005Z6 |
中医药管理学 |
01 |
(全日制)中医优势病种疾病负担分析 |
周尚成 |
1 |
|
205 |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
1005Z6 |
中医药管理学 |
03 |
(全日制)全球健康 |
周尚成 |
1 |
宋健平教授与周尚成教授联合培养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2 |
(全日制)脾胃消化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刘凤斌 |
1 |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508 |
中医骨伤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疾病 |
王海彬 |
1 |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2 |
(全日制)①神经影像②脑科学 |
邱士军 |
1 |
|
211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3 |
(全日制)①困难气道管理②中医药器官保护 |
马武华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肿瘤疾病 |
吴万垠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2 |
(全日制)中医药方法学研究 |
温泽淮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3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急性脑血管病 |
郭建文 |
2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4 |
(全日制)中医药DME研究 |
吴大嵘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5 |
(全日制)中医药方法学研究 |
郭新峰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6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 |
招远祺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7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肾病 |
毛炜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9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脑病研究 |
孙景波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10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消化疾病 |
张北平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11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研究 |
何羿婷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12 |
(全日制)中医体质学研究 |
王琦 |
1 |
王琦院士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13 |
(全日制)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药量效学研究 |
仝小林 |
1 |
仝小林院士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7 |
中医外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男科疾病 |
袁少英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509 |
中医妇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 |
杨洪艳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3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 |
王志宇 |
2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4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
朱伟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5 |
(全日制)代谢免疫和代谢组学研究 |
谢莹 |
1 |
刘良院士团队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1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06 |
(全日制)糖组学和脂组学研究 |
王静蓉 |
1 |
刘良院士团队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1 |
(全日制)消化道疾病内镜治疗和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药防治 |
黄绍刚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2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疾病 |
黄清春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3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
陈秋雄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4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急症疾病 |
李俊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6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
范小平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7 |
(全日制)临床影像与诊断学研究 |
刘波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8 |
(全日制)风湿免疫病研究 |
刘良 |
3 |
刘良院士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602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9 |
(全日制)风湿免疫病研究 |
潘胡丹 |
1 |
刘良院士团队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1 |
(全日制)药物化学、中药化学、化学生物学 |
刘博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0800 |
中药学 |
03 |
(全日制)抗炎免疫与心血管 |
周华 |
1 |
刘良院士团队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01 |
(全日制)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
范冠杰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02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消化疾病 |
陈更新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03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 |
赵玲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04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肾病 |
包崑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07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急症疾病 |
张忠德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1 |
中医内科学 |
08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 |
林琳 |
2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治疗乳腺肿瘤 |
陈前军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2 |
中医外科学 |
02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胃肠外科疾病 |
王伟(二院)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02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骨科疾病 |
林定坤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7 |
针灸推拿学 |
01 |
(全日制)针灸治疗抑郁相关病症、帕金森、动脉硬化斑块 |
符文彬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1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疾病 |
黄闰月 |
2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2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 |
张海波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3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防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陈达灿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4 |
(全日制)银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卢传坚 |
1 |
|
212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105709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05 |
(全日制)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研究 |
李润泽 |
1 |
刘良院士团队 |
213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100508 |
中医骨伤科学 |
01 |
(全日制)1.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2.骨质疏松症 |
黄宏兴 |
1 |
|
213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100508 |
中医骨伤科学 |
02 |
(全日制)骨与关节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魏秋实 |
1 |
|
213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01 |
(全日制)股骨头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 |
何伟 |
1 |
|
213 |
第三临床医学院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妇科癥瘕及月经病 |
李坤寅 |
2 |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王奇 |
1 |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506 |
中医内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沈剑刚 |
1 |
|
304 |
科技创新中心 |
100800 |
中药学 |
02 |
(全日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陈乃宏 |
1 |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0502 |
中医临床基础 |
01 |
(全日制)青蒿素类药物防治重大疾病的研究 |
宋健平 |
1 |
|
307 |
青蒿研究中心 |
100800 |
中药学 |
01 |
(全日制)①中药抗肿瘤研究②中药安全性研究 |
徐 勤 |
1 |
|
401 |
动物实验中心 |
100800 |
中药学 |
01 |
(全日制)中药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
李耿 |
1 |
|
904 |
第五临床医学院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01 |
(全日制)骨与关节退变及损伤疾病的中西医防治研究 |
刘军 |
1 |
|
904 |
第五临床医学院 |
105703 |
中医骨伤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许学猛 |
1 |
|
959 |
佛山临床医学院 |
105704 |
中医妇科学 |
01 |
(全日制)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
邬素珍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