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研究生院
首页|部门概况|招生工作|培养工作|学位工作|管理工作|思政工作|就业工作|导师队伍与风采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培养工作>>培养方案>>正文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08-09-09 00:00:00   点击数:

一、学科、专业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全国该学科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紧密结合广东省社会发展和医疗需求,在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突出研究成果应用开发,形成了多个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努力,本专业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教研医全面发展的师资队伍,多名教师在全国及省级各类专业委员会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理事、常委及委员,在全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8名。

科研方面,本专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目前主持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1项等重大课题,获省部级科研奖项3项。

教学方面,《中医基础理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编《新世纪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等多本教材和专著。教改项目"内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2000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项目"中医大辞典"1997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科附属实验室面积达700m2,在大学城尚有1500m2科研实验室即将装修投入使用,仪器设备总值达到636万元。2007年广东省教育厅将学科实验室立项为"中医病机与治法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

二、培养目标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通过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科学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研习《内经》等经典著作,使博士研究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学术观念和思维方法,解决科研、临床研究课题,成为具有较高中医学术素养、理论水平及科研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注重管理与思想教育,使博士研究生具备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纪守法等良好品德,且身体健康,有良好文化修养,能适应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三、研究方向

(一)情志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基础研究

(二)病因病机及治法研究

(三)气血脏腑研究

(四)《内经》与中医学术发展史研究

(五)《内经》藏象理论的应用基础研究

(六)《内经》病因病机及证候、治则治法理论的现代临床与实验研究

(七)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研究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限为三年,可适当延长。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期限可延长一至两年。境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可适当延长学习期限。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类型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备注

公共课

外语

第一学期

108

6

考试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期

54

3

考试

专业基础课

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

第二学期

54

3

考试

据不同的研究需要,选择相关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第二学期

30

1.5

考试

免疫学

第二学期

50

2.5

考试

病毒技术

第二学期

50

2.5

考试

现代病理技术与应用

第二学期

30

1.5

考试

分子生物学

第二学期

50

2.5

考试

难经研究

第二学期

30

1.5

考试

生理学进展

第二学期

30

1.5

考试

专业

选修课

文献检索与利用

第二学期

50

2.5

考试

实验动物学

第二学期

40

2

考试

方法课

现代多元统计与统计软件应用

第一学期

40

2

考试

中医药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

第一学期

30

1.5

考试

任选课

在全校研究生课程中选取

专业课

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学期

50

2.5

考试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双方的积极性,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七、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进行选题及研究准备工作。在第二学期中,确定研究课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开题报告,听取意见。教研室、导师应对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可以采用专题报告、阶段性工作报告等形式进行。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小组)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应在学科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工作并对社会建设具有一定实际意义或理论意义。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

八、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

为培养博士研究生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进行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具体安排为博士研究生应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分散穿插进行),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完成。教研室要在试讲讨论后,方可实践讲授,教研室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定成绩。根据课题研究工作需要,可适当安排博士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并对临床实践进行考核。博士研究生应该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学术活动,达到学校相关要求。

九、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参加统一考试考核,教学实践据教学效果评定,临床实践及专业课等采取论文或座谈讨论等形式考核,论文开题、答辩按学校要求进行评价、考核。

十、教材和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年7月,邓中炎等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孙广仁主编)

《中医哲学基础》(新世纪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张其成主编)

《内经理论应用基础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自编教材)

《中医基础研究进展》(自编教材)

《内经讲义》(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自编教材)


上一条: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条: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关闭

打印】    【收藏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中国博士后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
广东省教育厅
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公楼      邮编:510006